氣動系統(tǒng)設(shè)計的主要內(nèi)容及設(shè)計程序
3.1 明確工作要求
1)運動和操作力的要求 如主機的動作順序、動作時間、運動速度及其可調(diào)范圍、運動的平穩(wěn)性、定位精度、操作力及聯(lián)鎖和自動化程序等。
2)工作環(huán)境條件如溫度、防塵、防爆、防腐蝕要求及工作場地的空間等情況必須調(diào)查清楚。
3)和機、電、液控制相配合的情況,及對氣動系統(tǒng)的要求。
3.2 設(shè)計氣控回路
1)列出氣動執(zhí)行元件的工作程序圖。
2)畫信號動作狀態(tài)線圖或卡諾圖、擴大卡諾圖,也可直接寫出邏輯函數(shù)表達(dá)式。
3)畫邏輯原理圖。
4)畫回路原理圖。
5)為得到佳的氣控回路,設(shè)計時可根據(jù)邏輯原理圖,做出幾種方案進行比較,如對氣控制、電-氣控制、邏輯元件等控制方案進行合理的選定。
3.3 選擇、設(shè)計執(zhí)行元件
其中包括確定氣缸或氣馬達(dá)的類型、氣缸的安裝形式及氣缸的具體結(jié)構(gòu)尺寸(如缸徑、活塞桿直徑、缸壁厚)和行程長度、密封形式、耗氣量等。設(shè)計中要優(yōu)先考慮選用標(biāo)準(zhǔn)缸的參數(shù)。
3.4 選擇控制元件
1)確定控制元件類型,要根據(jù)表42.6-13進行比較而定。 表42.6-13 幾種氣控元件選用比較表
 | 電磁氣閥控制 | 氣控氣閥控制 | 氣控邏輯元件控制 |
**可靠性 | 較好(交流的易燒線圈) | 較好 | 較好 |
惡劣環(huán)境適應(yīng)性(易燃、易爆、潮濕等) | 較差 | 較好 | 較好 |
氣源凈化要求 | 一般 | 一般 | 一般 |
遠(yuǎn)距離控制性,速度傳遞 | 好,快 | 一般,>0幾毫秒 | 一般,幾毫秒~0幾毫秒 |
控制元件體積 | 一般 | 大 | 較小 |
元件無功耗氣量 | 很小 | 很小 | 小 |
元件帶負(fù)載能力 | 高 | 高 | 較高 |
價格 | 稍貴 | 一般 | 便宜 |
2)確定控制元件的通徑,一般控制閥的通徑可按閥的工作壓力與大流量確定。由表42.6-14初步確定閥的通徑,但應(yīng)使所選的閥通徑盡量一致,以便于配管。至于邏輯元件的類型選定后,它們的通徑也就定了(邏輯元件通徑常為ф3mm,個別為ф1mm)。對于減壓閥或定值器的選擇還必須考慮壓力調(diào)節(jié)范圍而確定其不同的規(guī)格。
3.5 選擇氣動輔件
1)分水濾氣器其類型主要根據(jù)過濾精度要求而定。一般氣動回路、截止閥及操縱氣缸等要求過濾精度≤50~75μm,操縱氣馬達(dá)等有相對運動的情況取過濾精度≤25μm,氣控硬配滑閥、射流元件、精密檢測的氣控回路要求過濾精度≤10μm。
分水濾氣器的通徑原則上由流量確定(查表42.6-14),并要和減壓閥相同。
2)油霧器根據(jù)油霧顆徑大小和流量來選取。當(dāng)與減壓閥、分水濾氣器串聯(lián)使用時,三者通徑要相一致。表42.6-14 標(biāo)準(zhǔn)控制閥各通徑對應(yīng)的額定流量
①公稱通徑/mm | 3 | Ф6 | Ф8 | Ф10 | Ф15 | Ф20 | Ф25 | Ф32 | Ф40 | Ф50 |
q10-3/m3·s-1 | 0.1944 | 0.6944 | 1.3889 | 1.9444 | 2.7778 | 5.5555 | 8.3333 | 13.889 | 19.444 | 27.778 |
q/m3·h-1 | 0.7 | 2.5 | 5 | 7 | 10 | 20 | 30 | 50 | 70 | 100 |
q/L·min-1 | 11.66 | 41.67 | 83.34 | 116.67 | 166.68 | 213.36 | 500 | 833.4 | 1166.7 | 1666.8 |
①額定流量是限制流速在15~25m/s范圍所測得閥的流量。
3)消聲器可根據(jù)工作場合選用不同形式的消聲器,其通徑大小根據(jù)通過的流量而定,可查有關(guān)手冊。
4)儲氣罐其理論容積可按《氣壓傳動及控制》教材中介紹的經(jīng)驗公式計算,具體結(jié)構(gòu)、尺寸可查《壓縮空氣站設(shè)計手冊》。
3.6 確定管道直徑、計算壓力損失
1)各段管道的直徑可根據(jù)滿足該段流量的要求,同時考慮和前邊確定的控制元件通徑相一致的原則初步確定。初步確定管徑后,要在驗算壓力損失后選定管徑。
2)壓力損失的驗算為使執(zhí)行元件正常工作,氣流通過各種元件、輔件到執(zhí)行元件的總壓力損失,必須滿足下式
式中

——總壓力損失,它包括所有的沿程損失

和所有的局部損失;

[

]——允許壓力損失可根據(jù)供氣情況來定,一般流水線范圍約<0.01MPa,車間范圍<0.05MPa,工廠范圍<0.1MPa。驗算時,車間內(nèi)可近似取[

]≤0.01~0.1MPa實際計算總壓力損失,如系統(tǒng)管道不特別長(一般l<100m)。管內(nèi)的粗糙度不大,在經(jīng)濟流速的條件下,沿程損失

比局部損失

小得多,則沿程損失

可以不單獨計入,只須將總壓力損失值的**系數(shù)K
△p稍予加大就行了。局部損失

中包含的流經(jīng)彎頭、斷面突然放大、收縮等的損失

,往往又比氣流通過氣動元件、輔件的壓力損失

小得多。因此對不做嚴(yán)格計算的系統(tǒng),式(42.6-5)可簡化為

式中

——流經(jīng)元、輔件的總壓力損失可通過表42.6-15查出;K
△p——壓力損失簡化修正系數(shù),K
△p=1.05~1.3,對于管道較長,管道截面變化較復(fù)雜的情況可取大值。如果驗算的總壓力損失

≤[

],則上邊初步選定的管徑可定為所需要的管徑。如果總壓力損失

>[

],必須加大管徑或改進管道的布置,以降低總壓力損失,直到

<[

]為止,初選的管徑即為后確定的管徑。
表42.6-15通過氣動元、輔件的壓力損失 |  | (MPa) |
元件名稱 | 公稱通徑/mm |
φ3 | φ6 | φ8 | φ0 | φ5 | φ20 | φ25 | φ32 | φ40 | φ50 |
額定流量下壓力損失≤ |
方向閥 | 換向閥 | 截止閥 | 0.025 | 0.022 | 0.015 | 0.01 | 0.009 |
滑閥 | 0.025 | 0.022 | 0.015 | 0.01 | 0.009 | |
單向型控制閥 | 單向閥、梭閥、雙壓閥 | 0.025 | 0.022 | 0.02 | 0.015 | 0.012 | 0.01 | 0.009 | 0.008 |
快排閥→A | | 0.022 | 0.02 | 0.012 | 0.01 | 0.009 | 0.008 |
脈沖閥、延時閥 | 0.025 | |
流量閥 | 節(jié)流閥 | 0.025 | 0.022 | 0.02 | 0.015 | 0.012 | 0.01 | 0.009 | 0.008 |
單向節(jié)流閥P→A | 0.025 | 0.02 |
消聲節(jié)流閥 | | 0.02 | 0.012 | 0.01 | 0.009 | |
壓力閥 | 單向壓力順序閥 | 0.025 | 0.022 | 0.02 | 0.015 | 0.012 | | |
輔件 | 分水濾氣器過濾精度 /μm | 25 | | 0.015 | 0.025 | |
75 | 0.01 | 0.02 | |
油霧器 | | 0.015 | |
消聲器 | 0.022 | 0.02 | 0.012 | 0.01 | 0.009 | 0.008 | 0.007 |
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
注:其它元、輔件可通過實驗或按上表各件壓力損失類比選定。
3.7 選擇空壓機
3.7.1 計算空壓機的供氣量Qj,以選擇空壓機的額定排氣量
Qj可由下式算得 式中 ψ——利用系數(shù);
K1——漏損系數(shù),K1=1.15~1.5;
K2——備用系數(shù),K2=1.3~1.6;
QZ——一臺設(shè)備在一個周期內(nèi)的平均用氣量(自由空氣量)m3/s;
n——用氣設(shè)備臺數(shù)。
3.7.2 計算空壓機的供氣壓力pg,以選擇空壓機的排氣壓力 pg=p+ΣΔp
式中 p——用氣設(shè)備使用的額定壓力(表壓)(MPa);
ΣΔp——氣動系統(tǒng)的總壓力損失。
例10設(shè)計某廠鼓風(fēng)爐鐘罩式加料裝置氣動系統(tǒng)。
加料機構(gòu)如圖42.6-29所示。圖42.6-29a中,ZA、ZB分別為鼓風(fēng)爐上、下部兩個料鐘(頂料鐘、底料鐘),WA、WB分別為頂、底料鐘的配重,料鐘平時均處于關(guān)閉狀態(tài)。圖中A與B分別為操縱頂、底兩個料鐘開、閉的氣缸。
圖42.6-29 鼓風(fēng)爐加料裝置氣動機構(gòu)示意圖
a)剖視圖;b)外形示意圖解:
(1)工作要求及環(huán)境條件
1)工作要求具有自動與手動加料兩種方式。自動加料:加料時,吊車把物料運來,頂鐘ZA開啟卸料于兩鐘之間;然后延時發(fā)信號,使頂鐘關(guān)閉;底鐘打開,卸料到爐內(nèi),再延時(卸完料)關(guān)閉底鐘,循環(huán)結(jié)束。
頂、底料鐘開閉動作必須聯(lián)鎖,可全部關(guān)閉但不許同時打開。
2)運動要求料鐘開或閉一次的時間t2≤6s,缸行程s均為600mm。所以氣缸活塞桿平均速度
要求行程末端平緩些。
3)動力要求頂部料鐘的操作力(打開料鐘的氣缸推力)為FZA≥5.10kN;底部料鐘開啟作用力為FZB≥24kN。
4)工作環(huán)境環(huán)境溫度30~40℃,灰塵較多。
(2)回路設(shè)計
1)列出氣動執(zhí)行元件的工作程序

2)畫信號動作狀態(tài)線圖(圖42.6-30)
3)畫邏輯原理圖(圖42.6-31)
4)畫回路原理圖(圖42.6-32)
回路圖中YA1和YA2為延時換向閥(常斷延時通型),由該閥延時經(jīng)主控閥QFA、QFB放大去控制缸A1和缸B0狀態(tài)。料鐘的關(guān)閉靠自重。
(3)選擇執(zhí)行元件
1)確定執(zhí)行元件類型根據(jù)料鐘開閉(升降)行程較小,爐體結(jié)構(gòu)限制(料鐘中心線上下方不宜安裝氣缸)及**性要求(機械支力有故障時,兩料鐘處于封閉狀態(tài)),故采用重力封閉方案,如圖42.6-9所示。同時,在爐體外部配上使料鐘開啟(即配重抬起)的傳動裝置,由于行程小,故采用擺塊機構(gòu),即相應(yīng)地采用尾部鉸接式氣缸做執(zhí)行元件。
考慮料鐘的開啟動作是:開啟靠氣動,關(guān)閉靠配重,所以選用單作用缸。又考慮開閉平穩(wěn),可采用緩沖型的氣缸。因此,初步選擇執(zhí)行元件為兩臺標(biāo)準(zhǔn)緩沖型、尾部鉸接式氣缸。
圖42.6-30 信號-動作狀態(tài)線圖

圖42.6-31 氣控邏輯原理圖

2)主要參數(shù)尺寸 氣缸內(nèi)徑D 頂部料鐘氣缸,其內(nèi)徑由下式計算,即 式中 工作推力F1=FZA=5.1×103N,當(dāng)υ≤0.2m/s時,η=0.8,p=0.4MPa則 查有關(guān)手冊,取標(biāo)準(zhǔn)缸徑DA=160mm,行程s=600mm。
底鐘氣缸,由于爐體總體布置限制,氣缸的操作力為拉力,由下式計算,即 考慮缸徑較大,取上式前邊的系數(shù)為1.03,且當(dāng)υ≤0.2m/s時η=0.8,F(xiàn)2=2.4×104N,p=4×105Pa則 查手冊,也選擇冶金用氣缸,取標(biāo)準(zhǔn)缸徑DB=320mm,行程s=600mm。
綜上,取頂鐘氣缸A為:氣缸JB160×600;取底鐘氣缸B為:氣缸JB320×600,活塞桿直徑d=90mm。
3)耗氣量計算
缸A:已知缸徑DA=160mm,行程s=600mm,全行程需時間t1=6s壓縮空氣量 缸B:已知DB=320mm、s=600mm、t2=6s,由于缸B的供氣端是有桿腔,所以缸B一個行程的耗氣量為 (4)選擇控制元件
1)選擇類型 根據(jù)系統(tǒng)對控制元件工作壓力及流量的要求,按照氣動回路原理圖初選各控制閥如下:
主控?fù)Q向閥:QFA、QFB均為JQ23-L型,通徑待定;
行程閥:x0初選為可通過式,其型號為Q23JC4A-L3;
行程閥:a0、a1、b0初選為杠桿滾輪式,其型號為Q23JC3A-L3;
邏輯閥:QF1,初選為JQ230631型兩位三通雙氣控閥;
梭閥:QF2初選為QS-L3型;
手動閥:S初選為推拉式,其型號為Q23R5-L3;
手動閥:g初選為按鈕式,其型號為Q23R1A-L3。
2)選擇主控閥 對A缸主控?fù)Q向閥QFA的選擇:
因A缸要求壓力pB=0.4MPa,流量QA=2.09×10-3m3/s,查表42.6-14初選QFA的通徑為φ15mm,其額定流量QA=2.778×10-3m3/s。故初選其型號為Q25Q2C-L15(堵死兩個不用的氣口)。
對B缸主控?fù)Q向閥QFB的選擇:
因B缸要求壓力pB≤0.4MPa流量QB=8.3333×10-3m3/s,故初選其型號為Q25Q2C-L25(堵死兩個不用的氣口)。
3)選擇減壓閥根據(jù)系統(tǒng)所要求的壓力、流量,同時考慮A、B缸因聯(lián)鎖關(guān)系不會同時工作的特點,即按其中流量、壓力消耗大的一個缸(B缸)選擇減壓閥。由供氣壓力為0~0.7MPa,額定流量為8.3333×10-3m3/s,選擇減壓閥訂貨號為395、291~294。
(5)選擇氣動輔件
輔件的選擇要與減壓閥相適應(yīng)。
分水濾氣器:394、49
油霧器:396、49
消聲器:配于兩主控閥排氣口、氣缸排氣口處,起消聲、濾塵作用。對于A缸及主控閥選FXS2-L15,對于B缸及主控閥選FXS2-L25
(6)確定管道直徑、驗算壓力損失
1)確定管徑本例按各管徑與氣動元件通徑相一致的原則,初定各段管徑(圖42.6-33)。同時考慮A、B缸不同時工作的特點,按其中用氣量大的B缸主控閥的通徑初步確定oe段的管徑也是25mm。而總氣源管yo段的管徑,考慮為兩臺爐子同時供氣、由流量為供給兩臺爐子流量之和的關(guān)系

可導(dǎo)出:

取標(biāo)準(zhǔn)管徑為40mm。
2)驗算壓力損失 如圖42.6-33所示,本例中驗算供氣管y處到A缸進氣口x處的損失(因A缸的管路較細(xì),損失要比B缸管路的大)是否在允許范圍內(nèi) ΣΔp≤[△p]

圖42.6-33 管道的布置示意圖
沿程壓力損失
① y—o段的沿程壓力損失
由式(1-40) 式中 △pl——沿程壓力損失;
d——管內(nèi)徑,d=0.04m;
l——管長,l=0.6m;
υ——管中流速,
λ——沿程阻力系數(shù),由雷諾數(shù)Re和管壁相對粗糙度 確定。 |
根據(jù)溫度30℃,由表42.1-5查得運動粘度υ=1.66×10-5m2/s 根據(jù)Re、 查有關(guān)手冊得λ=0.0265,溫度30℃、壓力0.4MPa時γ值可由式(42.1-2、42.6-4)算出 |
② o-e段的沿程壓力損失 由 |  | 和Re1=2.27×104可查得λ1=0.029 |
③ e-x段沿程壓力損失 
可查得λ3=0.035 ④ 由y-x的所有沿程損失 局部壓力損失
① 流經(jīng)管路中的局部壓力損失 
Σζ=ζ
y+ζ
0+ζ
a+ζ
e+ζ
?+ζ
g+ζ
h+ζ
i+ζ
j+ζ
l+ζ
k+ζ
x 各局部阻力系數(shù)
ζy——入口局部阻力系數(shù)ζy=0.5;
ζ0、ζe——分別為三通管局部阻力系數(shù)ζ0=2,ζe=1.2;
ζa、ζ?——流經(jīng)截止閥處局部阻力系數(shù),ζa=ζ?=3.1;
ζh、ζi、ζj、ζk——彎頭局部阻力系數(shù);分別為ζh=ζi=ζj=0.29,ζk=2×2×0.29=0.58;
ζl——軟管處局部阻力系數(shù),近似計算
ζl=2× |  | =0.16; |
ζx——出口局部阻力系數(shù),ζx=1 ② 流經(jīng)元、輔件的壓力損失 流經(jīng)減壓閥的壓力損失較小可忽略不計,其余損失: 式中 △pb——流經(jīng)分水濾氣器的壓力損失;
△pd——流經(jīng)油霧器的壓力損失;
△pg——流經(jīng)截止式換向閥的壓力損失。
查表42.6-15得△pb=0.02MPa,△pd=0.015MPa,△pg=0.015MPa。③ 總局部壓力損失 總壓力損失 考慮排氣口消聲器等未計入的壓力損失: 則 |  |
從 |  | |
的計算可知,壓力損失主要在氣動元、輔件上,所以在不要求計算的場合,可不細(xì)算,只要在**系數(shù)K
△p中取較大值就可以了。

執(zhí)行元件需工作壓力p=0.4MPa,壓力損失
 | 供氣壓力為 |  |
說明供氣壓力滿足了執(zhí)行元件需要的工作壓力,故以上選擇的通徑和管徑是可以的。
(7)空壓機的選擇
在選擇空壓機之前,必須算出自由空氣量(一個標(biāo)準(zhǔn)大氣壓狀態(tài)下的流量)Q′ 氣缸的理論用氣量由下式計算 其中 QZ——一臺用氣設(shè)備上的氣缸總用氣量;
n——用氣設(shè)備臺數(shù),本例中考慮左右兩臺爐子有兩組同樣的氣缸,故n=2;
m——一臺設(shè)備上的用氣執(zhí)行元件個數(shù),本例中一臺爐子上有A和B兩個缸用氣,故m=2;
α——氣缸在一個周期內(nèi)單程作用次數(shù),本例中,每個氣缸一個周期內(nèi)單程作用一次α=1;
Qz——一臺設(shè)備中某一氣缸在一個周期內(nèi)的平均用氣量,本例中Q′A=9.95×10-3×10-3m3/s,Q′B=3.68×10-2m3/s;
t——某個氣缸一個單行程的時間,本例中tA=tB=6s;
T——某設(shè)備的一次工作循環(huán)時間,本例中T=2tA+2tB=24s。
若考慮左右兩臺爐子的氣缸都由一臺空壓機供氣,則氣缸的理論用氣量 取設(shè)備利用系數(shù)φ=0.95;漏損系數(shù)K1=1.2;備用系數(shù)K2=1.4。則兩臺爐子氣缸的理論用氣量; 如無氣源系統(tǒng)而需單獨供氣時,可按供氣壓力≥0.5MPa,流量Qj=2.08m3/min,查有關(guān)手冊選用4S-2.4/7型空壓機,該空壓機的額定排氣壓力為0.7MPa,額定排氣量為2.4 m3/min(自由空氣量)。